《三腳督政見系列四》三黨支持核能與否 都需面對能源短缺
環團呼籲各黨候選人都要說清楚,未來用電成長下,要用什麼方式滿足新的需求。(資料照)
針對綠白藍三黨候選人都支持「淨零轉型」,能源團體皆肯定綠營賴清德用天然氣轉型的目標較實際,不過環團對氫能的發展仍有疑慮,至於核能在臺灣一直有廢料與安全問題。但擁核團體認爲,臺灣未來用電量將大幅成長,核能才能滿足乾淨、便宜的能源選項。不過無論是否支持核能,環團都期待三黨候選人將未來能源管理的狀況,說得更清楚。
2024年總統大選中,能源政策是各黨重點爭辯的議題。民進黨的賴清德主張延續「2025非核家園」政策方向,並持續以天然氣轉型因應再生能源發展;國民黨的侯友宜則主張「以覈減煤」,讓核一到核三都安全延役,還不排除重啓核四;柯文哲也說提高再生能源比例,並主張將核二、核三廠延役。
《科技》台湾精密光学产业 今年可望重返成长
環團批覈能不可行
佰鴻營運將倒吃甘蔗
對於各黨能源政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受訪時肯定三黨的總統候選人都願意朝向「淨零轉型」的目標前近,且三黨的再生能源佔比主張也差不多,差別只有核電政策。她指出,國際上的轉型趨勢大多是以再生能源爲主,核能僅是過渡期間使用,臺灣目前核能供電的佔比不高,「能不用當然最好不要用。」
她批評說,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想要把核能的使用佔比拉到25%,這代表要蓋10幾座新的核電廠,但以臺灣的地質、民意與安全考量來說,環團不會支持蓋這麼多核電廠,而且國外蓋新的核電廠至少要10年,還有安全檢查、環評等程序,2050年要淨零轉型的話,沒必要在轉型期間花至少10年蓋核電廠。
唐禹哲疑与元配办婚宴找理由不登记 苏小轩爆「被蒙在鼓里」
需研究用電成長多少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受訪時則表示,目前仍有藍白兩黨想要使用核電,但因爲核廢料處理的議題,若要「以核養綠」,哪裡還可以蓋新的核電廠,讓他非常疑惑。但他也提醒,三黨的能源政策並沒有總量管理的概念,應該清楚向民衆說明,臺灣到2050年到底有多少用電需求?
高雄5歲男童和父母逛商場走失 馬路哭喊:媽媽不見了
崔愫欣坦言,目前政府比較偏好設置地面型的太陽能板,盼未來能轉移發展重心。但她表示,民進黨賴清德想要把氫能提高到12%不是不可能,但有很多技術問題要解決。她也嘆說,能源轉型除了開源、也要節流,政府需要協助產業轉型,讓工廠的設備與製程都能低碳化,可惜三黨都未將此作爲政策重點,頗爲可惜。
被迫在乙女游戏里养鱼
林彥廷認爲,蔡政府近年開始推的「能源用地白皮書」相當重要,因爲臺灣的面積有限,再生能源在開發的過程與地方的農漁民都有不少衝突,而臺積電耗電量這麼大,未來又持續擴廠,臺灣的用電到底會成長到多少,其中又有多少要用再生能源處理,地熱、小水力等再生能源分別要佔多少?這些候選人都要說清楚。
核能制氫較有效率
「如果沒有將產業規劃說清楚,就無止盡的開發,不斷髮展再生能源也沒用!」林彥廷說,雖然賴清德有從節能的角度出發,但並沒有明確的將未來5到10年的規劃交代明白,而是期待如氫能相關科技的發展,讓再生能源可以飛速成長,但發展的不確定性太高。而侯友宜雖有明確時間規劃,但核能在臺灣的發展仍有阻力。
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言人江肇元受訪時則指出,候選人在能源佔比上最好不要畫大餅,需要推出務實的方法達成目標。以賴清德所提出的氫能來說,目前的氫能有工業製程、甲烷裂解與核能制氫,但氫能並不像天然氣一樣可以從國外大量進口,若以現有甲烷與核能制氫來比,核能制氫會比較有效率。
猪头的老公 小说
他認爲,核能在未來淨零轉型中還是需要的,無論是COP28、聯合國IPCC報告,還有IEA國際能源總署提到的低碳能源配比,都有將核能納入低碳能源考量。江肇元強調,未來低碳能源的缺口將會愈來愈大,許多過去用化石燃料的產業,包括交通、鍊鋼等工業製程都要變成電能,因此需要核能提供便宜又幹淨的電。
舊電廠可再用60年
針對環團與民進黨質疑,臺灣哪裡還可以新建核電廠,江肇元指出,臺灣有4個廠,可以放20個反應機組,不用全部放滿(約10幾部)就可以提供臺灣20到30%的電力。而且過去大多將低階核廢料放到蘭嶼,如果加上現有廠區的核廢料,都還可以再擺40到60年沒有問題。
他解釋說,核能發電產生的廢燃料可以再處理給未來新的反應器使用。他用原能會與臺電公佈的數據做過簡單計算,一個人一生的用電都是核能的話,產生的核廢料比死掉的骨灰罈還要小,核能是同樣標準,從開採到除役產生最少廢料的發電選項,煤炭燃燒還要計算煤灰的量呢。
因此,江肇元呼籲檯面上的三組候選人,要用更務實、全面的視野檢視能源使用的範圍,不應該僅聚焦在帳面上的電力消耗或能源佔比。
好強烈的對比 鄭明典:北半球極端冷和極端暖同時存在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延伸閱讀